
清潔生產
公司持續依靠技術進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減少排放,提高效能,打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了行業的標桿。在環保處理方面,公司已擁有了四項核心技術。
中水回用技術
在酵母生產過程中,將發酵廢水回用作為糖蜜調配用水或再次發酵的底水,分離機的廢水再次回收作為酵母洗滌用水,酵母生產的水單耗由110噸降低到了70噸。通過多級處理和凈化,廢水可以基本滿足生產線普通清洗、綠化、環境衛生用水的要求。一條生產線通過回用處理后的廢水清洗帶式污泥脫水機和板框,每天可以節約用水900立方。中水回用技術的推廣不僅節約了生產用水,還大大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環保治理的難度。
清污分流技術
廢水治理實現清污分流,采用多效蒸發器處理高濃度廢水,多效蒸發器和國內外各知名公司合作共同改進,先后應用了五效板式蒸發器、六效管式蒸發器、MVR機械壓縮式蒸發器,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不僅提高了蒸發效率,還大大的節約了蒸發的能耗,降低了運行成本。清污分流技術的應用,對綜合利用廢水濃縮液,完善環保產業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厭氧處理技術
公司從2000年開始應用荷蘭帕克公司的厭氧IC反應器等裝備及生物處理技術,并在公司全面推廣,形成了一套全面的酵母廢水處理工藝。2011年,公司再次和帕克(上海)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在國內研發并實施了AFR厭氧氣浮處理系統,回收系統中的清潔生物質能源——沼氣,同時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標。
濃縮制肥技術
2008年,為實現循環經濟目標,將原有的廢水濃縮液復混制肥技術全面改良,開發噴霧干燥塔技術,將濃縮液生產成粉狀肥料和飼料產品,改變了環保運行模式的新格局,環保效益上了一個新臺階。
制定《酵母工業廢水排放標準》
通過技術進步,公司牽頭制定了《酵母工業廢水排放標準》,提高了對行業的整體要求,規范行業的排污行為準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2009 年9月13日,在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以糖蜜為原料生產酵母的廢水治理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成果鑒定會上,專家認為: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資源-產品-再生資源, 實現循環經濟
與傳統經濟模式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物資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公司以糖廠難以處理的糖蜜為原料,生產高附加值的活性干酵母,變廢為寶,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延長了制糖企業的產業鏈;同時實施余熱余壓熱電工程項目、廢水中有機物提取的環保改造項目等,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并利用酵母生產提純后的發酵殘液生產液狀和粉狀有機肥料,形成了糖蜜-酵母原料-酵母-酵母營養液-肥料-土地-農作物的資源循環產業鏈條,實現了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在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舉多贏,對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公司通過綠化、清洗、二次發酵等使用的回用水量,已經占到了先進生產線用水總量的25%;在廢水濃縮液干燥粉取得良好市場效益的情況下,公司開發生物有機肥、酵母源活性速溶有機肥,利用甜菜糖蜜發酵液干燥粉混合細胞壁,生產蛋白飼料等高端產品,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大提高了銷售收入和毛利率。